石至莹:一个画家的“东方故事集”

来源:东方网时间:2024-03-22 23:19   阅读量:6821   

“创作的过程像水的涟漪扩散,你一开始并不知道最后会如何呈现。你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跟随内心。而你想要的答案,可能就在下一幅作品里。”石至莹说。

3月22日,艺术家石至莹的大型个展“东方故事集”在余德耀美术馆开展。展览呈现石至莹创作于2010年至2024年间的约50幅绘画作品,试图梳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中的实践路径。

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与研究生毕业后,石至莹进入上海油画雕塑院,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在多年的油画创作过程中,对绘画本体和绘画语言的探索始终是艺术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她从东西方绘画史中汲取绘画技法的灵感,通过色彩、肌理、笔触等油画语言捕捉中国画所讲求的气韵生动以及内在的呼吸逻辑。

无论是早期作品中以单色笔触描绘的海、沙、草,或是近期创作中色彩更加丰富的石头、造像、山水等题材,她都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以精练的语言描绘物形,表现物性。

对于石至莹而言,绘画的本质并非制造图像,“绘画有肉身,有触感,也有物性。”如同作家以文字为工具转译所见所得,她的绘画是对世界的触摸与感知的微妙“转译”,也是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本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策划并与艺术家紧密合作,特邀沈奇岚博士策展,王青担任展陈设计。展览在艺术家、策展人、展陈设计师与美术馆互相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是一次“创作型”的展览。在深度结合作品脉络与美术馆空间风格的基础上,展览通过七个故事呈现石至莹对线条、色形、重量、造像与物性的探索和理解,邀请观众一同进入“线条的故事”、“色形的故事”、“重量的故事”、“物性的故事”、“玻璃球游戏”和“化城喻”。

设计师王青将观展的动线设计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不预设观看的先后顺序。围绕主厅中间圆环状的空间向外散落的座椅,如同阵阵涟漪,邀请观众进入故事中,感受石至莹的绘画之道。

“事实上,这次的展出作品也是以水为中心主题。每一次创作都不预设,但每一次创作也如主题放射出的阵阵涟漪,形成内容之间的关联。”石至莹说。

展览现场,石至莹笔下的世界与灵光,可以从任何一幅画开始,从任何一块石头进入。在叙事与非叙事之间,在虚和实之间,在心灵与想象之间,观众收获属于自己的东方故事。

正如展览名所示,此次展览的策划灵感源自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东方故事集》。在其中一则写于1936年的故事里,一位画家沉浸于自己的绘画世界,甚至超越生死,最后“消失在蓝天般的海洋里”。石至莹钟爱这个故事的结尾——在虚实变幻之间,借画家所描绘的虚幻海洋完成了一次举重若轻的“逃逸”。石至莹告诉记者:“当时是策展人沈奇岚博士推荐我看的《东方故事集》。我看了第一个和画家有关的故事,就特别有触动,于是开始创作相关画作。”

受到《东方故事集》的启发,石至莹在2024年初筹备展览期间完成了两张小尺幅的画作《天蓝色的海》和《海2》。它们延续了艺术家绘画实践中对“显现”与“消隐”两者相互转化的持续思考,同时也与这篇故事产生了某种有趣的呼应。

也是因为这次创作,她再次重访十几年前就已开启的主题,在不断自我叩问与尝试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绘画的可能。

“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精神漫游之旅。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写《东方故事集》,就是一次精神漫游之旅。”沈奇岚说,“这是《东方故事集》的最迷人处,也是石至莹孜孜以求的艺术:是应无所住又心生万象,是物我两忘,一苇渡江。”

展览将展至6月16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责任编辑:苏婉蓉
上一篇: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拟委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新核数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