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消费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重庆大消费板块上市公司凭借产品创新、渠道变革与品牌升级,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A股上市公司挑起了重庆消费市场的大梁,有友食品、重庆百货、重庆啤酒、涪陵榨菜、百亚股份等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布局,在业绩复苏与结构优化中展现出强劲韧性。总体来看,前述5家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6.07亿元,实现净利润36.7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与前一年度基本持平;进入2025年之后,在第一季度中,相关企业合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展望2025年,随着消费市场复苏与产业升级推进,重庆大消费上市公司有望通过产品+渠道+品牌三轮驱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领跑。
作为重庆老牌零售消费龙头,重庆百货主要从事百货、超市、电器和汽贸等业务经营。2024年,重庆百货实现营业收入171.39亿元,同比下降9.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0.46%;扣非之后,实现的净利润则为12.28亿元,同比增长8.76%。
重庆百货表示,公司深化联合生意计划,推进引新汰旧、供应链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2024年,重庆百货以增长+效率为主线,持续两个系统性建设,提升六大能力、打造六大卖场,聚焦商品力,打造新场景,加快数智化变革。
泡卤零食龙头有友食品2024年实现营收11.82亿元,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7%和35.44%。业绩大幅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渠道结构变革,有友食品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7.7%,线上渠道更是激增204.33%。对于有友食品来讲,尽管泡椒凤爪仍贡献超65%收入,但新品矩阵的崛起正逐步稀释单一产品风险。2025年一季度,有友食品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39.23%;净利润达到5032.19万元,同比增长16.25%。
经过多年发展,百亚股份专注打造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的本土领先品牌,旗下自由点好之等品牌商标荣获业内多个奖项。2024年年报显示,百亚股份实现营收32.54亿元,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77%和20.74%。其中,百亚股份自由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增长60.6%。
随着卫生巾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百亚股份中高端系列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带动了毛利率提升,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和自由点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3.2%和55.8%,同比分别增加了2.9%和0.9%。
目前,重庆大消费板块的高质量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产品创新加速,企业加推新品;二是渠道变革深化,线上渠道收入不断提升;三是ESG实践常态化,重庆啤酒、百亚股份等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核心。
以啤酒消费市场为例,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2013年达到产量顶峰后,中国啤酒行业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4年与2013年相比,行业总产量下降三成左右。
2024年,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则为12.22亿元,同比下降7.03%。尽管表面数据有所下滑,但实质上,重庆啤酒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在产品、营销、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引领,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在2025年一季度中,重庆啤酒旗下6个品牌就已经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deg;乌苏啤酒天山原酿等升级版,以及京A的轻盈马赛克等多个限定产品。同时,重庆纯生风花雪月茉莉花风味啤酒等产品也同步推出新包装。
同时,重庆啤酒配合供应链提效等关键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每百升收入、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高档产品占比、罐装产品增长率等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与之类似,有友食品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表示,公司以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市场需求重构产品矩阵,依托技术创新、品类革新与场景拓展推出六大新品,构建技术mdash;品类mdash;场景三位一体的产品进化范式,以健康化、多元化的创新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传统零售渠道持续萎缩的行业变局中,有友食品实现结构性突围,开创性突破会员制零售体系,建立与头部渠道的合作;深化主流零食量贩渠道渗透,夯实线下布局;同时,加速电商运营模式迭代,通过社交电商全域运营实现线上销售额倍增。
此外,涪陵榨菜、百亚股份、重庆百货等消费类企业也都表示,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仅要对既有产品持续进行优化和升级,还更要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了解,研发结构和功能创新的产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