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工银瑞信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为公募基金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机构。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源自工银瑞信多年来深耕文明创建工作的厚积薄发。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坚持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注入精神动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公司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富有基金行业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后荣获“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企业党组织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单位、第十一届“中国工商银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十二届“中国工商银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固本培元,高举旗帜锻造文明之魂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工银瑞信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建优势,形成党建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确保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一是坚持以党建引领举旗定向。工银瑞信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工银瑞信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组织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整体规划、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成立公司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二是坚持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工银瑞信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班子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三是坚持以真抓实干强落实。工银瑞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开展“基础年”“提升年”“巩固年”主题活动,激发组织队伍活力。在实践中,工银瑞信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和《党支部学习教育指导意见》,编制《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五星”标准》,印发《党支部工作手册》,让基层组织成为公司发展的攻坚队、排头兵。
二、金融报国,服务民生,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担当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银瑞信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一流投资机构,经营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截至今年6月末,工银瑞信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2.15万亿元,收入利润同比双增,服务客户数量超9700万投资者。一是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工银瑞信加大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技、绿色领域优质企业投资支持力度。二是深入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工银瑞信发挥投研专业优势,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养老投资需求,扎实做好养老金融、普惠金融两篇大文章,取得积极成效。积极服务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截至2025年6月末,工银瑞信累计创造超5400亿元投资回报,用专业与责任兑现“金融为民”的承诺。三是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银瑞信持续完善合规风控治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监管规定,牢守合规底线,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重点风险防控,持续保持稳健经营态势。
三、责任在肩,公益同行,躬身力行传递向善力量
金融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秉承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金融发展的落脚点,发挥助力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作用。一是用心做好投保工作。工银瑞信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扎实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2017年入选北京首批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2020年被中国证监会授牌为“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首个国家级投教基地;连续六年在投资者教育基地考核中获评“优秀”,守护每一份信任。自成立以来,工银瑞信聚焦投教宣传协同化、投教品牌矩阵化、投教内容多元化、投教队伍专业化四大目标,建立“线上+线下”全覆盖投教体系,累计发布投教作品超1.3万种,举办各类线上线下系列投教专项活动逾1200场,传播覆盖受众上亿人次。工银瑞信先后荣获监管、媒体、合作机构颁发“最受欢迎投资者教育基金公司”“投资者教育服务示范单位”“最佳投资者教育基金公司奖”“大学生投教创新金牛奖”等34项奖项,收到活动感谢信、表扬信28次。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工银瑞信发挥金融产业帮扶作用,大力支持三农专项债、乡村振兴债等专项债券投资。扎实开展学雷锋活动,纵深推进“投知里”投教品牌建设,以快闪店形式先后打造“暖心驿站”“集装箱”“夕拾馆”线下投教阵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向大众传播金融知识。三是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工银瑞信成立了志愿者协会,策划开展“爱心”“安心”“暖心”“心心相系”扶贫公益系列活动;组织“书送希望·情暖四川”捐书活动,支持对口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认领四川南江县“童心港湾”站点,与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筑梦港湾 爱绘家园”绘画活动;开展“银龄守护计划”公益捐赠,为600多位独居困难老人送去银龄爱心包及生活物资;大力支持“乐龄之家”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和建设,助力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创新采购形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四、文化成炬,凝心聚力,厚植根基绽放文明之花
一是坚持文化凝心。工银瑞信践行基金行业文化,传承中国工商银行“工于至诚 行以致远”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了“信义”企业文化体系,作为公司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二是坚持关怀聚力。工银瑞信持续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实施员工帮助计划项目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通过开展赋能训练营、团队工作坊,心理大讲堂、全员心理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员工在趣味活动中认识自我、成长自我通过落实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保障员工利益。通过员工座谈会、“我与公司领导面对面”主题活动、专题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工作生活最关切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三是坚持家园共建。工银瑞信倾力打造“共创、共建、共享、协作、包容”家园文化,策划举办节日主题活动、员工生日会、工会俱乐部活动、全员阅读等形式多样的员工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员工对公司文化认同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开展“四季养生”医疗保健系列活动,关注员工健康。举办员工子女爱心托管班、新手妈妈育儿主题讲座,组织“送清凉”等活动,把公司关怀和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工银瑞信将继续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积极践行金融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深入贯彻基金行业文化理念,始终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数据说明: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成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