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陇南|礼县“尚礼集市”老腔新韵文明实践谱交响

来源:中新网甘肃时间:2025-07-29 16:13   阅读量:14442   

夜幕初垂,陇南市礼县秦人广场上热闹非凡,秦腔高亢的旋律与流行乐跃动的节拍奇妙交融,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尚礼集市”正绽放独特魅力。这座没有围墙的“文化客厅”,成了市民消暑打卡的必去之处。

古韵悠长,戏迷沉醉

秦腔舞台前人头攒动,小板凳早早排成了长龙。“河边凉风配秦腔,真是神仙日子!每周固定的演出日,我都先让孩子过来占座,来得晚了可就没好位置喽。”七十岁的李大爷眯着眼打着拍子,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台上的演出。当《三对面》铿锵开腔,《杀庙》悲怆唱响,老戏迷们屏息凝神,眼中泪光与台上悲欢同频共振。

作为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活动,秦腔演出自每年五月初启动,持续至九月底,每周二、四、六晚准时开演,除雨天等特殊情况外,场场不落。

“大家伙在这里唱戏都快十年了,行头设备,都是大家自掏腰包凑的。为啥能坚持?你听这满堂彩——值了!”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汉水秦声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朱占怀看着满场如痴如醉的观众说道,“你瞧,这不就是最大的动力吗?”这支自发组成的队伍,用民间力量守护着非遗传承,而得益于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场地协调支持,这支“草台班子”有了更闪亮的大舞台。

清凉一夏,唱响礼县

当古韵余音未绝,青春节拍已跃动登场。另一端,七彩灯光划破夜幕,流行舞台瞬间点燃全场。礼县“草根明星”杜柏杰高擎话筒,歌声唱进年轻人心坎:“网络平台千万赞,不如家乡父老一声好!今晚必须嗨翻!”台下荧光棒汇成星海,孩子们踩着节拍蹦跳如雀。候场区,田女士正为儿子整理着演出服:“以前放假手机黏手上,现在作业一写完就喊‘妈,快走!练舞要迟到啦’”舞台后方,一群小舞者互相系紧腰间的红绸带,笑声清脆如铃。

作为“尚礼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清凉一夏唱响礼县”为主题的礼县2025年暑期旅游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同步登场,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优质、多元的文化体验。该演出每周一、三、五晚举行,持续至八月中旬,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参与。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

群众热情的背后,是来自政府的全力支持。“这舞台搭到咱心坎里啦!”退休教师张先生指着背景板上的主办单位名单连连点头。作为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的重头戏,本次“尚礼集市”由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旅局牵头搭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团县委、县文化馆等多部门联手支撑,不仅提供了演出场地和设备保障,更整合资源、升级服务,为市民们带来了一整个假期的文化盛宴。“设备全升级,音响效果翻倍!”工作人员调试着新设备,“政府搭好台,就是要让群众唱得更响亮、演得更出彩!”

集市方寸,文明万象

转角处,科普展位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上演着“十万个为什么”的桥段;文创摊上,憨态可掬的文化玩偶被游客争相收藏。“小小书签刻着《诗经》的名句呢!”大学生王帆举起檀木书签,“把《蒹葭》带回家,才花十块钱!”“带着孩子白天赶大集,晚上逛夜市,连看的演出每天都不重样!”从外地回乡的李女士赞不绝口,“暑气都消了大半。”

河风送来秦腔的尾音,霓虹照亮意犹未尽的笑脸。当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在文明实践的土壤共生——“尚礼集市”这场以“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为模式的生动实践,正把文明实践的根系深深扎进礼县的群众生活,探索出一条文化惠民、凝聚民心的新路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责任编辑:笑笑
上一篇: 基于天舆架构打造五菱星光730将于10月上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