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商业路径逐渐显现A股上市公司纷纷入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时间:2023-03-15 08:46   阅读量:10037   

截至今年3月初,A股已有约20家上市公司宣布相关业务已经接入类似ChatGPT技术,或正在研究相关技术与数字人结合的应用场景

百度和微软分别宣布将于本周内发布新款类ChatGPT产品,随着相关消息披露,商业化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此前OpenAI宣布开放ChatGPT的API接口。这意味着,任何公司和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自由调取ChatGPT的相关功能。

“任何创新科技再好,最后一定要落在商业化上。”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ChatGPT的运营成本已经足够低廉,“未来,成本将成为同类模式的生命线,这个行业很可能会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

随着ChatGPT的强大功能不断被验证,近期一批A股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接入或计划接入ChatGPT等类似系统。随着ChatGPT的API接口正式开放,更多公司的加入将会加速相关模型的商业化落地。

GPT产业再迎迭代

本周,AI行业或将迎来“疯狂星期四”。百度此前宣布,将于3月16日发布旗下首款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

微软也透露,本周内将推出拥有更高性能的GPT-4。虽然目前尚未透露具体发布时间,不过考虑到3月16日也是微软的AI活动日,活动主题为“用人工智能重塑生产力”,而公司CEO将上台演讲,外界普遍认为当天这款产品将正式亮相。

相较于参数进一步扩容这种一致预期,“多模态”成为这两场发布会的关键词。据此前微软方面透露,GPT-4将是多模态的,可管理不同语言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也能同时输出文本、图像甚至视频。

微软已于上周发布并开源了Visual ChatGPT,该模型包含不同的视觉基础模型,用户可通过图像与ChatGPT交互,并提出复杂的视觉问题或编辑指令。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此次百度发布的“文心一言”,或许也能提供文本、语音、图像等多模态的搜索能力和AI生成能力。

“多模态意味着模型的泛用性进一步提升,可以兼容放入各类应用场景之中,未来数字产业的效率也将成倍提升。”一位软件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工程类行业已经开始尝试使用ChatGPT接管机械操作。

成本优势或成最大壁垒

另一个颇值得关注的信息是,3月3日,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在其官方博客宣布,公司将开放ChatGPT和Whisper的模型API接口。这意味着,所有用户均可将其集成在应用程序等产品中,例如自动生成电子邮件、编写Python代码、开发智能客服等。

对于OpenAI突然宣布开放ChatGPT的API接口,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ChatGPT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从去年11月底发布以来,随着交互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ChatGPT的性能也在快速成长。”前述工程师告诉记者。

“ChatGPT开放商用API接入,意味着其成本已经足够低廉到一般企业可以支付。”一位市场人士直言,在商业化的逻辑下,许多小公司在性能上无法比拟ChatGPT的同时,成本上或许也将被其碾压。

从目前来看,ChatGPT主要盈利方式还是采用B端和C端的订阅服务模式。而最令业内关注的是B端的服务方案,ChatGPT给出的方案是:开发者可以将ChatGPT集成到产品中,价格为每1000次调用,花费0.002美元。

“对于这个成本,基本上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对标了。”一位观察人士告诉记者,ChatGPT这一定价的最大意义在于,为整个行业定下了“价格之锚”,“如果以后的产品使用成本高于这一定价,那用户何不改用ChatGPT呢?”

上市公司积极拥抱

3月13日,A股上市公司汤姆猫在一份调研纪要中表示,ChatGPT本体模型开放后,公司也已接入该模型API进行测试。目前,公司已着手正式产品的开发。

事实上,除了汤姆猫外,从上个月开始就有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宣布,将接入ChatGPT或有计划接入ChatGPT。从记者梳理来看,相关公司主要分布在涉及虚拟人以及元宇宙板块内。

此前,天娱数科就表示,公司虚拟数字人已经接入ChatGPT等模型。天地在线和捷成股份也表示,公司共同参股的虚拟技术提供商世优科技目前已将ChatGPT技术接入数字人产品当中。

此外,北信源表示,公司所打造的通信聚合平台——信源密信可通过ddio接口与ChatGPT快速接入,创建机器人实现人机交互,如聊天机器人、智能客服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初,A股已有约20家上市公司宣布相关业务已经接入类似ChatGPT技术,或正在研究相关技术与数字人结合的应用场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责任编辑:杜玉梅
上一篇: 美股异动比特币价格突破2.5万美元区块链概念股大幅走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