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题:从“封禁”到出圈:八旬夫妻植绿38载让荒山变绿洲
填土、浇水、除虫……春夏交接之际,树上冒出的嫩芽眼见着长大,耄耋之年的李振海每天都会穿梭在自己亲手种下的2000余亩林海中,怜爱地呵护着每一棵树。
以大山为伴,和虫蛇为伍,与孤寂为友。一对夫妻一意孤行走进深山,植绿38载,从“封禁”到出圈,让荒山变绿洲。
采访李振海夫妇实属不易,因为他“家”“藏”得实在太深太远了。
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出发,大约2个小时车程后,到达塔温敖宝镇,再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迤逦北上10公里,一大片郁郁葱葱的人工林映入眼帘。
“得有100多万棵了吧。”茫茫苍苍,根本数不过来的一片林海,竟是两位普普通通的老农,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李振海是塔温敖宝村农民。1974年,30出头的李振海一家5口离开山东老家来到内蒙古。用他的话说,那时来这里是为了“讨生活”。
“当时的政策鼓励开荒种田。”由于勤劳肯干,李振海一家很快成了当地的万元户。
然而,1984年的一天,李振海竟放弃优渥的生活,决定只身一人到深山里开荒种树去。原因是,他听新闻说,三北防护林建设能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在李振海心里一直有个难以解开的“心结”--开荒种田的土地,经常在大雨过后被冲刷得满目疮痍。“这让我很心疼。”
那时候,环保、生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新名词”,有些人认为李振海放着良田不种却上山种树,简直是“胡闹”。
虽然家人和乡亲们都持反对意见,但倔强的李振海还是背起铺盖进了山,妻子姜开芝拗不过他,便也一起搬进山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大山深处植树是个苦差事,即使手里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姜开芝回忆起那些被“封禁”的日子说。
初到深山,夫妻俩只能住在简易搭建的窝棚里,这一住就是30年。一盏煤油灯是照亮他们夜生活的唯一依赖;水得到山下的河沟里去挑,夫妻俩吃水能省则省,但为了给树苗们浇水,他们一趟趟地下山挑水。
“头一年到山上时,没有菜地,从家里带来的菜几天就吃光了,我们只能在山上采点野菜拌咸菜就饭吃。”李振海回忆道。
“山上的夜晚经常有蛇、虫光顾,刚来时我真的很害怕。”姜开芝笑着给记者讲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一条蛇竟然爬到我们的被子上,吓得我天不亮就喊着要下山回家。”
李振海舍不得刚栽的树苗,让妻子独自下山。往山下走了一段路的姜开芝,还是放心不下,又折了回来。
就这样,姜开芝白天和李振海一起刨坑、栽树,晚上回家搞后勤,一干就是近40年。
“老伴干得活儿比我多很多。”李振海握着妻子粗糙且温暖的手如此深情地说。
李振海还记得自己栽种的第一批树苗,从家里运到山上就用了3天。“我们在野外待了两夜。”
“山路崎岖且泥泞,拉树苗的车几次陷在泥沟里,不得不把树苗装了卸,卸了装……”李振海说,后来,车实在上不去,他就用人扛肩挑的“笨”办法,硬是将1万多棵树苗扛到了山上。
春秋造林,冬夏清林。李振海曾吃着止痛药往山上扛树苗,也曾由于不停刨坑抓土,手肿得像馒头,更为了种树花光家里的钱,还背上外债……
从最开始树木成活率不足20%,到经过学习和技术改进,他所栽植的落叶松成活率达95%以上。曾有林业专家到他的林地调研后评价说,老爷子算是个“造林专家”,他的造林技术、管理水平都很先进,能把不易栽植的红松在当地试种成功,实属不易。
多年植树经验让李振海心里琢磨了一件“大事儿”:他要号召更多人加入植树的行列里。
于是,稍有闲暇,李振海便给当地民众“洗脑”,并把镇上有栽树意愿但缺少技术支持的农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并把以自己的种树经验编成的小册子,免费送给大家。
此后,李振海成功出圈,“取经”者络绎不绝。
这些年,李振海用于植树造林的费用超过200万元;无偿向社会各界和民众提供大小树苗8000棵,价值400余万元。同时,从栽植到管理,他负责提供全程服务。
姜开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仅靠我和老伴儿两个人的力量,一年只能栽3万棵树,如果有20个人一起栽的话,每年就会栽下30万棵,很快就变成森林了。”
“所以,只要有人前来咨询植树的事,我们都特别高兴。”姜开芝笑开了花。
在李振海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已渐次长大,一片片新绿取代了曾经的荒芜。
“生命不息,植树不止”是李振海的人生信条。截至目前,他的林海已实现生态价值3亿元,经济价值1亿元。
2007年,64岁的李振海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76岁的姜开芝也光荣入党。
在李振海和姜开芝牵手走过的54年婚姻中,有38年都是在大山深处度过的。
如今,李振海的家是深藏在茂密林海中的世外桃源。一座俭朴利落的农家小院,小巧的菜园里,种着七彩椒、花生、丝瓜、紫薯……丝丝田园气息与深深浅浅的绿遥相呼应,生机四溢。
“树,我会一直种下去!”李振海说,他要在有生之年,建一座“绿色长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