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湾区丨深化产才融合领域国际合作,促进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之星时间:2023-04-10 13:56   阅读量:13555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钟鸣 在近期举行的中德经济论坛上,共挖掘出深圳企业和在华德资企业的合作意向需求128个,签署了5个重点项目,除软件信息、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合作外,深圳技师学院与德国客尼技术教育集团间的人才培养合作也颇具亮点。

中德建交已50余年,深圳与德国企业的合作交流也由来已久,双方合作基础和空间也相对广阔:在产业链条上,深圳具备蓬勃的创新力,能将最新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及进行市场化验证和应用。德国企业则坚持走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工业制造路径,依靠品质可靠的产品树立了行业标杆,并通过工业4.0得以持续演进和保持领先。在产业门类上,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均是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且重点发展的行业,在市场拓展、产业链延伸方面的诉求匹配度较高。基于此,深圳先后与德国的纽伦堡、法兰克福、柏林、汉诺威4城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在经贸领域,德国是深圳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德中经济峰会等活动都曾落地深圳。今年3月,深圳多区赴德开展投资合作交流活动,积极进行宣传推介。在文教领域,双方也保持了密切的交流,深圳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技师学院都建立了中德学院,通过课程标准制定、师资建设和学生交流,践行德国“双元”培育理念。本次论坛的合作意向对接,可以看作是对前期工作的成果确认。而且,有别于以前的单一主题活动,本次合作包括了企业端和教育机构端的签约,也是对两方此前合作基础的巩固和升级。

一方面,深圳在对德合作方面正朝着常态化、渐进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深圳仍需要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先行经验,继续高质量提升对德合作。比如,江苏苏州下辖的太仓市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2021年末德企对深直接投资429万美元,约占深圳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0.04%,而同期苏州市该比例为1.79%,其中太仓聚集的德企总数突破470家,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比例超10%。除先天的区位优势外,德企生态打造与“双元制”教育模式相互促进的产才融合模式是太仓的制胜之道。在此过程中,太仓遵循了三个关键词:一是“全面”。太仓将此“双翼模式”做实做细,从产业所需的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基地,到人才队伍建设中较为关键的职称比照认定、培训基地和全路径培养体系,构建了企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保护和转化、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矩阵。二是“积淀”。作为市场主导和选择的模式,太仓聚焦德国的中小企业,其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也从无到有再到相生相谐。通过30年的摸索,在中小企业做精做大的同时,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日趋成熟和专业,并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精进”。太仓抓准对德合作这个支点,通过政策创新、营商环境改善、数字化的推进,以及人才模式从学习引进到本土标准制定,实现了多项“首个”及“唯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责任编辑:安靖
上一篇: 比恒星还热,最热的行星有多热
下一篇:返回列表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