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凤岐专访 2023.11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凤岐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张凤岐 ,男,1958年10月 生于上海,从小天赋异禀,学生时代出黑板报、抄写大字报练就了一手好字,并走红校园。故踏上工作岗位即有幸参加基层文化工作,从事电影放映、美术摄影30多年,舞文弄墨,与书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美术书法摄影委员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虹桥画院副院长。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作为中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
张凤岐:培根铸魂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代表着将个人的情感、思想和灵魂融入艺术作品中的过程。通过艺术的创作和传播,艺术家能够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影响和启发人们的思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传承。培根铸魂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的力量,艺术家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塑造自己的艺术灵魂,并通过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艺术家应该以真诚和独立的态度去创作,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思考。
(祖辈情深)1992年5月摄于浙江丽水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怎样的责任?
张凤岐:美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我们应该肩负起推动美育发展的责任。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美育教育,为学生提供艺术指导和启发。通过举办艺术讲座、工作坊和展览等活动,帮助年轻人发展他们的艺术潜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最后,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艺术家的形象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思想,引导人们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艺术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总之,作为中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培根铸魂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影响和启发观众的思考。在美育中,我们应该肩负起推动美育发展的责任积极参与美育教育、关注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并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美育素养做出贡献。
《慧经悟道》隶书 68x6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张凤岐:在艺术教学和创作中,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培根铸魂是指通过艺术教学和创作.让学生的内心得到磨砺和升华。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灵魂的映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劢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艺术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理解他人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感悟。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得到丰富和深化.其次,启智润心是指通过艺术教学和创作,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艺术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实现他们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
总之,在艺术教学和创作中,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情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能够让学生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和创作方式将使学生在艺术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为他们的末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睛耕雨读》行草 33x12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张凤岐:“艺术为人民”的理解是将人民放在艺术创作的中心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为出发点和归宿。艺术应该贴近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通过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思想,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为人民提供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滋养。在我的创作实践中,我努力践行“艺术为人民”的理念。首先,我注重选择题材和表现形式,力求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观察社会现象,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通过作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引起共鸣和共同体验。其次,我注重与群众的互动和沟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使群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与群众的交流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完善我的创作。此外,我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我的作品中.我努力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社会进步。我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对我而言:“艺术为人民”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相信艺术的力量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为人民提供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滋养。通过关注人民的需求、与观众互动、传递积极价值观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我努力将“艺术为人民”的理念贯彻于我的创作实践中,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张凤岐:在当下美术创作的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我认为整体呈现出了一种多样化和开放性的面貌。过去,美术创作往往受限于传统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但现在艺术家们更加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概念。首先,当代美术创作的主题变得更加多样化。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使得艺术作品更具社会意义和反思性,传达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其次,美术创作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媒介仍然存在,但现在艺术家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多种媒介和技术,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这种多样化的语言使得艺术作品更具创新性和表现力。此外,美术创作的观念也在不断演变。艺术家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审美标准,更加注重个人的表达和独立思考。他们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这种观念的变化使得美术创作更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当下美术创作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面貌。艺术家们通过关注社会议题、运用多种媒介和技术以及打破传统观念的方式,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作品。这种变化使得美术创作更加具有挑战性和丰富性,为大众带来了更多具有挑战性和丰富性,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筑梦》行书 60x12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
张凤岐: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我认为中国美术在国际交流中应该以多样性和创新为面貌出现。中国美术的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我们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审美观念。然而,要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形象,我们需要不断地融入时代的潮流,与国际艺术界保持对话和互动。首先,中国美术应该展现多样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应该充分展示这些多元的面貌。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艺术传统和当代艺术创作。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之处。其次,创新是关键。中国美术家应该积极探索和借鉴国际艺术潮流,融入当代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创新不仅可以为中国美术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和艺术机构关注中国的美术创作。此外,通过美术展览可以展现中国的形象。我们可以组织精彩纷呈的艺术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展览可以是个人艺术家的个展,也可以是团体展览,展示中国美术家的集体创作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中国美术在国际交流中应该以多样性、创新和展览为面貌出现。通过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之处,借鉴国际艺术潮流井融入当代艺术语言,我们能够真正展现中国美术的魅力和影响力。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地位。
(背影)摄于1988年3月上海县新泾乡马家桥生产队
(家乡.变迁)摄于1990年元月原上海县新泾乡曙光村)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通过您长期从事的摄影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您对乡村风物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在您的摄影作品中,有哪些体现乡村人物和风土人情的作品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凤岐:作为长期从事摄影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的我,对乡村风物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连接。我的镜头始终聚焦身边的人和事物,因我生长在上海郊区农村,是农民的子弟,曾投身过农耕劳作,体验过农村劳动的辛苦,尤其对家乡父老乡亲一代人不辞辛劳,一生从事农田生产劳动的工作劲头可敬、可佩、可叹。深深打动感染着我,因此,在我摄影创作的生涯中不难看出,我情感的流露和表达。也给我留下最难以忘怀的印象,携为我记忆的永恒、乡愁的印记。我的代表作《背影》那是1987年的早春,清晨。起早的村民在田间施肥播种。微弱的春光里一闪一闪的是露水,还是汗珠?见到此情此景,我不由的举起手中的相机定格了这幅画面。田间做的乡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看不见他们的脸。因此,我的镜头里,记录的是无数个辛勤耕作、春播秋收的背影。那是我的乡亲,祖祖辈辈,吃苦耐劳,繁绗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熟悉而又亲切的背影!还有一幅记录家乡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中家乡《变迁》的作品,摄于1990年冬天的一场雪,为记录拍摄这一瞬间,我爬上屋顶腑拍雪景下家乡新泾城市化进程的“三步曲”景象,近处村队养猪养鸡场和蔬菜塑料大棚,中间是大片的村落,后面是新开发的居民住宅楼和高楼林立的大厦,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近在眼前。东方风来,新旧交替,都市里的村庄,好一派建设发展的景象。新泾人脚下的土地在沉睡中苏醒。田园静悄悄。一个广厦万间新的新泾,憧憬变成了现实。当年拍摄的照片记下了我对土地的情,录下了我对家乡新泾的爱,寄托了新泾人对先辈的怀想和永远抹不去的乡愁……这些作品在我摄影创作中一直致力于传达的价值观。通过我的摄影作品,我希望能够向更多的人们展现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热爱,以及乡村的美好和农民的质朴勤劳与伟大!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在您参加的长江源、黄河源探险之旅中,您面对高原反应等种种困难仍然坚持创作和摄影,这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段经历对您的艺术创作和人生观有着怎样的影响 ?
张凤岐:在我参加长江源和黄河源的探险之旅中我面对了许多困难,尤其是高原反应等身体上的不适。然而,我仍然坚持进行摄影创作,这段经历展现出了我坚韧不拔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在这个艺术创作中,我学会了适应环境的能力。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让我感到身心疲惫,但我没有放弃。相反,我利用这种困难的体验来捕捉独特的瞬间和美景。我学会了在困境中发现美丽,从而更好地表达我的创意。这段经历对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让我感恩感谢身边同友的陪伴关爱,生死相依,一场心灵的震撼之旅,它教会了我要有耐心。在长江源和黄河源的探险旅程中,我需要等待合适的光线、构图和瞬间。这种耐心也反映在我的作品中,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构思和打磨每一张照片。其次,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长江源和黄河源是自然界的壮美之地,我深深被它们的美丽和庄严所吸引。这种敬畏之情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我更加努力地捕捉它们的瞬间,同时也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最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学会了面对挑战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明白了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总而言之,长江源和黄河源的探险之旅对我的艺术创作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通过面对困难和逆境,展现出坚韧不拔和顽强的精神品质。这段经历让我成长并塑造了我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和个人的品质。它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美丽,并坚信只要努力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书能香我何须花,茶亦醉人何必洒》 对联隶书 65x136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张凤岐:在我退休后的近期工作方面,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一定的活跃度和社交联系。团结友好身边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一起发挥各自的余热特长,继续为社区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尽一份力量,兼职公益志愿者工作,以保持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更新。为社会公益事业做有意义的善事,退而不休。我相信,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工作,而是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更有意义和更兴趣的领域上。捕捉身边有趣有益的事情,制作微视小视频分享亲朋好友。舞文弄墨,画画写写,搞搞笔会活动。以书会友,广结善缘,尽可能地拓宽自己视野。结伴同道好友旅行采风写生,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满朝气和活力。退休并不是放弃,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个全新的篇章!我深信,夕阳无限好,黄昏更惊艳!
《禅宗诗偈一首》 行草 40x40cm
《诗》草书 70x70cm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