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统学习了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并且能自己动手操作,不到30秒就生产出一副高质量护目镜,效率和质量令人惊叹,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工业制造的魅力。”作为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实习的首批参与者之一,学生李彦奇戴着亲手制作的“3D复印”护目镜不由得感叹道。
从单一的金属材料到金属与高分子材料并重、从传统的单向课堂教学到推进科教产教融合、从常规工程实训内容到紧扣现代工业生产前沿技术……记者了解到,经过为期两年的准备和试运行,北京化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从春季学期开始正式将“金工实习” 转型升级为“金工+高工”协同实习模式,目前已面向校内83个班级近2500名学生开课。
北京化工大学“高工实习”现场。校方供图
据了解,用于“高工实习”的工业级成型装备不仅体积大、品种多、价格昂贵,且专业技术门槛高、实际操作难度大,与其配套的成型模具复杂、制作难度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联合专业协会及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在校内建立了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中国塑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开展“高工实习”奠定了物质基础。
经过多年探索,该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杨卫民领衔的“英蓝”实验室在基于高分子材料PVT特性的精密成型和模具设计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把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研发了光学级塑料零件形性调控技术及成型装备,并在此基础上升级转化为供教学使用的护目镜智能生产线。
那么,在众多高分子材料制品中,为何选用“3D复印”护目镜智能生产作为工程实训的教学案例?
杨卫民表示,主要的考虑是结合当前的防疫形势和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趋势,让同学们在实训中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虽然护目镜外形简单,将颗粒状的聚碳酸酯转化为成品也仅需半分钟,但其成型工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高工实习’的一大亮点就是基本等同于实际的工业生产流程。”课程教师谢金钊回忆说,对很多同学来说,穿着军训服在“金工实习”中亲手制作一把小锤是大学难忘的记忆之一,但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这类实训其实还可以更好地与工业需求相结合。此次升级转型不是小锤和护目镜的简单物理叠加,还为学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记者了解到,授课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将学校师生科技抗疫的典型事迹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同学们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激励同学们树立科技报国、永攀高峰的理想信念,提升爱校荣校意识,全面深化课程思政重要育人作用。课后,同学们一纷纷表示:“这种模式,让我们对实训内容更加可见、可感、可触。”
“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创意产品设计制造全流程构建工程实训新体系,深度融合高工实习与金工实习,从‘原料-工艺-装备-制品’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努力实现将工程实训从传统加工制造向现代智能制造的全面转型升级。”杨卫民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